十万个为什么好书推荐
十万个为什么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。它在传播及普及科学知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《十万个为什么》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1961年首次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,主要作者是叶永烈。该书的文章通常采用“为什么?”的标题,每一篇文章都是几千字的科学普及作品,是一套为高小、初中学生自然科学“百科”式的回答各种问题的书。
该书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,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,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。它在传播及普及科学知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,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。1998年,《十万个为什么》荣获“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”的殊荣。1961年至今,《十万个为什么》被业界视作图书品牌,大规模开发利用,同名图书层出不穷,但是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的《十万个为什么》凭借其独特的编辑理念和对质量的严格要求,仍然成为广大读者的第一选择。出版背景:1956年,中央发出“ 向科学进军”的号召以后,作为当时仅有的两家专业少儿出版社之一的少年儿童出版社。编辑们很受鼓舞,一心想为孩子们出一些 科普好书,打破当时科普读物非薄即少的现状,然而1958年,他们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一场令人难忘的“大跃进”,由于各方面都不成功,编辑们也从只讲速度、不讲质量的图书生产上停下来,思考只有注重质量才是唯一的正道。1959年,他们就着手准备为高小、初中学生编一套自然科学“百科”式的回答各种问题的书,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稿实践,才逐步确立了突破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框框的编辑思路,为今后的编辑工作定了调,《十万个为什么》成为了中国科普图书中最响亮的品牌之一。
推荐一本好书《十万个为什么》
推荐一本好书《十万个为什么》如下:我以前不喜欢读书,码搜但后来同学游模桐问我神坦一些十万个为什么中的问题,我一题都答不出来,那时我就问她:“你这是在哪儿看的?”“在《十万个为什么》里面看到的”她答道。我知道了在哪儿买的后,我就去超市里买了一本。原本对书没有一点儿兴趣的我既拿起书津津有味的看着,读完了《十万个为什么》这本书后我学到了很多知识,后来我又发现语文书也有很多好故事……读完了语文书中的故事我还是有很多问题,所以我必须上课认真听讲才行……总结一下吧!只有多读书才能了解到更多的知识,不过必须要读好书才行!今天,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——《十万个为什么》。这是一本拥有很多知识的书,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大多数都在它的肚子里;我们不了解的动物在这本书上都可以看明白。这本书分为a和b两卷,其中a卷分为四个大部分,b卷也分为四个大部分。这八个部分分别是《宇宙天体》、《地球家园》、《动物王国》、《植物天地》、《机器设备》、《幸福社会》、《食物天地》和《人的生活》。
《十万个为什么》一共几本书
第一册:神秘的宇宙
第二册:美丽的地球
第三册:可爱的动物
第四册:有趣的植物
第五册:奇妙的人体
第六册:发达的交通
第七册:神奇的科技
第八册:强大的武器
第九册:我们的社会
第十册:多彩的文化
《十万个为什么》书籍主要内容是什么
《十万个为什么》主要介绍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道它发生的原因解释。《十万个为什么》是中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全书,分物理、化学、天文气象、农业、生理卫生5卷, 初版即发行五百多万册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61年1月出版。它并不是一本书, 而是以“套”出版的作品。其内容非常广泛,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各类科学知识 ,文字不长,深入浅出,非常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。扩展资料:
《十万个为什么》的名称是借用了苏联科学文艺作家伊林(真名为伊利亚·雅科甫列维奇·马尔夏克)的科普读物《十万个为什么》。伊林又是取自英国作家、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·鲁德亚德·吉卜林的一个诗句:“五千个在哪里?七千个怎么办?十万个为什么?” “十万”是一个虚指,用来形容许多。《十万个为什么》这一图书品牌是由位于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在1961年出版的,文章通常采用“为什么?”的标题,每一篇文章是几千字的科学普及作品。该品牌诞生50多年来,以其贴近读者的编辑形式、严格筛选的图文内容影响了无数求知道路上的读者。从1961年开始,《十万个为什么》被业界视作图书品牌,大规模开发利用,同名图书层出不穷,但是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《十万个为什么》凭借其独特的编辑理念和对质量的严格要求,仍然成为广大读者的第一选择。1956年,中央发出“向科学进军”的号召以后,作为当时仅有的两家专业少儿出版社之一的少年儿童出版社,编辑们很受鼓舞,一心想为孩子们出一些科普好书,打破当时科普读物非薄即少的现状,然而1958年,他们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一场令人难忘的“大跃进”,由于各方面都不成功,编辑们也从只讲速度、不讲质量的图书生产上停下来,思考只有注重质量才是正道。1959年,他们就着手准备为高小、初中学生编一套自然科学“百科”式的回答各种问题的书,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稿实践,才逐步确立了突破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框框的编辑思路,为今后十万的编辑工作定了调,《十万个为什么》成为了中国科普图书中最响亮的品牌之一。1970年6月起,对以前所出十四册再一次进行了修订,并增编了第十五至二十三册。1995年,中央确立了科教兴国为基本国策。编辑们意识到全国上下这样的氛围,为全面更新老版本《十万个为什么》提供了很好的契机,他们从1995年就开始了准备工作,并直接将目标朝向“新世纪”。正如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给新世纪版的贺信中指出的那样“人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意识到,未来世界的竞争,是高科技的竞争,而中华民族要振兴,必须依靠科学技术。”这个时候的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明白科学对于自己的未来意味着什么。从“向科学进军”到“科教兴国”,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了,但是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,洞悉读者对科学教育的需求变化,却成为少儿社的编辑们赋予“十万个为什么”不变的使命。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十万个为什么
《十万个为什么》这本书的由来是什么
十万个为什么这个书的由来是前苏联作家米·伊林写的,“十万个为什么”这个现在已经被国内广为采用的书名,最初是由米·伊林取自英国作家卢·吉卜林的一句话:“五千个哪里,七千个怎样,十万个为什么”。当时的《十万个为什么》仅5万字,那是一本“在屋子里边走边写的书”。他会把简单的问题想得津津有味,讲得津津有味。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伊林作品的具体内容:
它采用“屋内旅行记”的方式,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,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,比如:是谁发明细瓷器的?有没有硬的液体?穿三件衬衣暖,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?为什么水不会燃烧?伊林用浅显易懂却又富有启发性的道理,娓娓动听地向读者进行解释。
也就是说,《十万个为什么》这个书名,仅仅是米伊林引用的别人的一句话而已,后来被沿用了